第一場演講是由黃敏晃教授打頭陣,其先以有趣的美女圖作為開場,試想將一名美女臉部拆成左、右兩邊,並將其左臉、右臉各自合併,將會如其他專家所說,長得越對稱的人就越漂亮嗎?其實不然,小朋友應該適時將課本中學到的東西,加以實驗來確定其可性度,而且動手做將會加深自己的印象,讓學習更加事半功倍。教授這一場演講主要是以幾何圖形引導大家,以不同的角度來處理數學,就像萬花筒的設計一樣,有時候是用中心放射出去的三角形,來作設計(比較容易看出來),有時可能會誤以為旁邊小小的花,可以造成萬花筒的鏡射,但事實上卻是極度複雜的幾合圖形去組成的(不易看出,但看出來後,就覺得簡單了),所以有時候處理數學上的問題時,不能拘泥於小範圍,就像教授最後舉的例子,有一個玩具是許多三角錐組成的一個正方體,小朋友玩完,在最後要放回去時,通常都會先塞最大那一塊,然後才漸漸地去摸索如何把剩餘的三角錐塞回去,等到上面都變平時,卻還是多了幾塊三角錐?這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想想看為什麼會沒有塞完?最後,學生會發現,原來在最大的那一塊下面,還存在著兩個大洞,所以剩下的積木要去把他們填起來,問題來了,小朋友如何去想像這兩個洞在下面的情形呢?老師自始自終都是做引導的角色,讓學生自由發揮,並找到問題癥結所在、逐一解決,最後會發現小朋友的解法真是千奇百怪,但是每一個人都在這種遊戲中,找出了答案,誰說遊戲不是學習的最佳途徑呢?

另外一位翁老師,她所帶來的課程較偏重於益智問答,這種教學應該放在高年級使用,畢竟若是沒有足夠的數學基礎,來做這些,可能會打擊到學生的自尊心,而造成排斥性地學習,所以不管怎樣,應該以各班的程度及學習心態作為教學上的考量,才能真正造福學生,讓學生學到完整的知識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咕嚕咕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